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“绝顶青青立马看”——榆中本是牧场

“绝顶青青立马看”——榆中本是牧场

关键词:榆中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金城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laobata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8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“绝顶青青立马看”——榆中本是牧场


       “全城崴律起皋兰,绝顶青青立马看,山色东连关气紫,河声北注陇云赛,天晴万树排高浪,日落双桥枕碧澜”。这是明代诗人同光镐对兰州南北两山的赞辞,从中可以看出,兰州南北两山曾是草木繁盛、羊马成群的地方,而据史书记载,榆中在秦汉及其稍后是兰州一带畜牧业的中心,榆中的苑川一带是兰州最早的牧地,唐宋时期畜牧业亦有很大的规模。

    据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记载:“天水、陇西、北地(今庆阳县)、上郡与关中同俗,然而在羌中之利,畜牧为天下饶。”“天水、陇西”指的正是榆中一带,《水经河水注》有“天水北界有牧师苑”,天水北界的牧师苑就是现今的苑川盆地。从中可见榆中古代畜牧业盛况之一斑。




    公元755年,陇右马政机构统计,官营马场养马33.58万匹,牛7.5万能头;骆驼563峰,羊20.4万只。(《唐书会要、马门》)旧志记载,榆中“汉唐时期以牧为主,有林30%”。旧志又载:榆中“北山地广人稀,多畜绵羊,多者每家七、八百只,少则二百只,每年以羊毛、羔皮为输出大宗。”这些数字,充分说明了榆中在古代曾是一个水草丰茂,畜牧业发达的地方。



    榆中一些地名的由来,也与畜牧业有关。《金县志》载:明代,榆中北山是森林和草山。贡马营(现属定西县)向朱元璋进贡的御马放牧在此,有一年天大旱,沟泉干涸,大批马匹渴死,只有一匹马,在半坡蹬蹄刨出泉水,人们赞为神马。其泉为自然泉,距沟底三丈多,好似一眼井,所以又称“天生井”。赞马称井,故名“贡马井”。后来,人们简称“贡井”。贡井这个地名也就是由此而来的。民间流传,元朝时,榆中北山遍布森林草山。后来蒙古人游牧到现在的上花一带,并以该地为中心,建了两个火葬场,葬成人的叫“大化场”,葬小孩的叫“小化场”。明末清初,森林植被残遭破坏,牧民无法生存,只好游牧它方。再后来,汉居民迁居该地,开荒种地,以农为主,兼营畜牧。残存的丛林草地,每逢春夏,山花开放,景色宜人。居民们为了吉祥平安,按地形将“大化场”、“小化场”分别改名为“上花岔”、“下花岔”,一直沿用到现在。上花岔现在是榆中的一个乡名。

    榆中南北山区也曾是蒙古人放牧的基地。据史书记载,蒙太祖十七年(1222年),蒙古人与西夏兵在新营交战,西夏败,蒙古人长驱直入,占领榆中。由于蒙古人不习农耕,只好将南北两山作为放牧基地。现在的“哈巴岘”(今哈岘),狗的意思,地形象狗;鞑窑,鞑靼人居住的地方;“搭拉”,酒的意思;“浪把都”,勇敢的人,所有这些都是蒙古人长期居住的例证。



    大量事实证明,榆中历史上曾是一个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牧畜之地。但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,再加上兵火不断,滥垦滥牧,森林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,引起了丘陵坡面的水土严重流失。致使川塬割裂,沟壑纵横,造成了全县85%的面积水土严重流失。不但剥蚀了肥沃的表土,而且形成了历史性的雨水失调,气候干燥,大雨成涝、无雨成旱的不协调现象。逢到灾年,广大人民就过着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、“糠菜丰年粮半年”的奇苦生活。



    榆中自然生态的历史性恶化引起我们警醒,人类再也不能破坏大自然了。



    ——选自《梓里拾珍》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